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刊对文章进行编辑、刊登和数字化发行。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知网(CNKI)独家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以上数据库收录,请在来稿时向编辑部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
原油装卸过程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与优化时间:2025-07-15 桑宝林,李德柱,李 珊,徐庆志,许雯超 (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500) 摘 要:针对原油装卸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效率问题,研究设计基于PIC控制系统的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分层分布式架构,构建过程控制、安全联镇、数据采集三大功能模块。控制系统引入模糊自适应PID算法,实现流量、压力、液位等关键参数的精确调节。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装卸效率提升28.5%,流量测量精度达到±0.15%,压力波动控制在±0.1MPa范围内。系统投运1a来,设备故障率降低62%,运行可用率达到99.7%。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原油装却领城的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为石化行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原油装卸;过程控制;安全联镇;数据来集;自适应控制 0 引言 原油装卸作为石油化工行业关键环节,具有危险性大、工艺要求高等特点。传统人工操作方式存在控制精度低、响应速度慢、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将先进控制技术应用于原油装卸过程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提高装卸效率、保障作业安全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开展原油装卸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对推动石化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深人研究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原油装卸领域的应用,对提升装卸作业水平、降低安全风险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1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架构 1.1 系统需求分析 原油装卸过程涉及多个关键环节,传统人工操作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化生产要求。通过深人调研和实地考察,发现当前原油装卸过程存在诸多问题:装卸操作人为因素影响大,工作强度高,人员易疲劳;流量和压力等参数控制精度不足,造成计量误差;安全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存在潜在事故隐患;系统响应速度慢,无法及时处理突发状况;数据采集方式落后,不利于生产管理和决策分析。基于上述问题,新型自动化控制系统需重点解决以下需求:建立完善的安全联锁保护机制,实现故障快速检测和应急处理;采用先进控制算法,提高流量、压力等参数的调节精度;开发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降低操作难度;构建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测平台,为生产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1.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结果,采用分层分布式控制架构设计方案(图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