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明
更多

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刊对文章进行编辑、刊登和数字化发行。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知网(CNKI)独家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以上数据库收录,请在来稿时向编辑部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详细内容

三元复合驱段塞注入参数优化研究

时间:2025-07-10     作者:​于 潇【转载】   来自:化学工程与装备

于 潇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地质研究所,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 要:针对三元复合驱段塞注入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方法,选用分子量为1600万的聚丙烯酰胺、0.3wt%的石油磺酸盐作为表面活性剂,以及1.0w%的弱碱性驱动剂碳酸钠。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最优注入参数:注入速度0.15PV/a,前置段塞尺寸0.045PV,主段塞尺寸0.4PV,聚合物浓度2000mg/L,城浓度1.0wt%,副段塞和后置段塞的聚合物浓度分别为1800mg/L和2000mg/L。最优注入方案能提高原油采收率,原油采收率提高至18.69%,成本与收益比率为1:3.12。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段塞注入;参数优化;数值模拟


0 引言

三元复合驱技术的核心在于将聚合物、碱性物质和表面活性剂按照精确比例混合后注人地层,以实现高效驱油。然而,其驱油效果的优劣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注人参数的精确选择。因此,对三元复合驱段塞注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元复合驱段塞注人参数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最佳的注人参数组合,以提高石油采收率,同时实现低成本与高经济效益的融合。

1 三元复合驱段塞注入基本原理

三元复合驱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提升石油开采效率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将聚合物、碱性物质和表面活性剂按照精确比例混合后注人地层。该技术的关键机制如下:聚合物能够提高驱替液的黏度,从而有效抑制水流分散,进而扩大驱替作用区域;表面活性剂可显著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使地层中的残余油乳化并顺利提升至地面;碱性物质则作用于改变岩石的亲水性,进一步降低界面张力,增强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与释放能力,拓宽其作用范围。

段塞注人技术可分为前置、主、副和后置段塞,分别承担着改善渗透性、增强驱油效果、调整性能以及巩固成效的任务。驱油效果的优劣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注人参数的精确选择,这参数包括注人速度、段塞尺寸以及化学剂浓度,均需根据油藏的具体特性进行细致优化。值得注意的是,注人速度过快或过慢、段塞尺寸选择不当以及化学剂浓度偏高或偏低,均可能导致驱油效果降低。

2 材料与前期实验

2.1 实验材料

实验聚合物采用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为1600万。对于表面活性剂,主要采用石油磺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三元复合驱技术分为强碱型和弱碱型,强碱型通常采用氢氣化钠,弱碱型则多使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