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明
更多

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刊对文章进行编辑、刊登和数字化发行。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知网(CNKI)独家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以上数据库收录,请在来稿时向编辑部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详细内容

油田埋地集输管道腐蚀防护方案优化研究

时间:2025-07-14     作者:​吴彦伟【转载】   来自:化学工程与装备

吴彦伟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三采油厂,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摘 要:针对H油田埋地集输管道的腐蚀问题,分析了腐蚀成因,并提出了防护方案优化措施。通过腐蚀监测、数据分析及工艺优化,研究发现产出液商盐分、H2S、CO2等腐蚀性物质是导致管道腐蚀的主要原因。根据腐蚀原因提出了提高管道流速、加注缓蚀剂和杀菌剂、优化清管工艺等防护措施,并对集输管道材质选择和腐蚀监测系统进行了优化,优化措施能有效减缓管道腐蚀速率,保障油田安全生产。

关键词:腐蚀成因;埋地管道;防护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埋地管道作为输送油气资源的重要方式,其安全运行对我国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埋地管道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腐蚀问题尤为突出,腐蚀可能导致管道泄漏、爆炸等严重事故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埋地管道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输送方式,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等领域。埋地管道腐蚀不仅会导致管道本体损坏,缩短使用寿命,而且可能引发环境污染、火灾等安全事故。因此,研究埋地管道腐蚀问题,提高管道防护水平,对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油田集输系统概况

1.1 油田集输系统

H油田呈东西走向,长度约为31km,南北宽度约为10km,总面积达到 239km²。油田的地质储量高达173.68 亿桶,预计可采油量约为40 亿桶。目前,油田的原油年产量约为2000万t。在油田的开发初期,主要依赖地层的自然压力进行自喷开采。随着地层压力的逐渐降低,部分井口已转为使用电动潜油泵进行开采,日产量为159~556m²。

……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