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发展指数在山西太原发布
9月28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平行论坛:氢能发展论坛在太原成功举行。根据会议安排,吕梁市委常委、副市长闫林发布了氢能发展指数。
氢能产业指数是评价和衡量区域氢能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量化工具,通过设立资源禀赋、政策体系、产业链水平、应用情况、基础设施等五大核心评价维度,构建了科学全面、系统严谨的评价体系。
“本次氢能产业指数主要涵盖氢能资源指数、加氢站建设指数、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指数、政策力度指数、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指数,以及氢能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等六方面重要评价内容。”闫林介绍。
氢能资源指数。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氢能资源。2024年山西省建成焦碳产能1.2亿吨,位列全国第一,副产焦炉煤气全部用于制氢可实现氢气产能约120万吨,可满足超过6万辆氢能重卡一年的用氢需求。山西省在合成氨、合成甲醇、氯碱等工业行业也存在大量的富氢尾气,投产潜力较为可观。此外,山西省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双双迈入千万千瓦级大省行列,位居全国前列,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山西省氢能资源指数为678.6,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主要氢能发展地区中(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川渝、山东、河南、东北、山西),位列第1名。
加氢站建设指数。截至2025年上半年,山西省建成加氢站26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座。山西省加氢站建设指数为262.3。在全国主要氢能发展地区中,位列第5名。
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指数。截至2025年上半年,山西省累计已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286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82辆。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指数为268.06,在全国主要氢能发展地区中,位列第7名。
政策力度指数。截至2025年上半年,山西省境内累计出台氢能产业发展支持类政策25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项,政策力度指数为175。在全国主要氢能发展地区中,位列第7名。
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指数。截至2025年上半年,山西省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企业数量达到近50家,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家。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发展指数为225.5,在全国主要氢能发展地区中,位列第7名,已覆盖制氢、氢储运、加氢站、整车、系统、电堆、双极板和汽车运营商等多个环节,初步建立起上下游产业链体系。
氢能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依据上述五方面要素在氢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设置不同权重,其中氢能资源、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链指数权重分别为30%和25%,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指数、加氢站建设指数和政策力度指数分别为15%,得到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为365.76,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主要氢能发展地区中,位列第3名,表明山西省具备发展氢能产业的良好禀赋和潜力。
从山西省内来看,吕梁作为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拥有全省最大的工业副产氢产能,近年来吕梁市全面推进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建设、加快完善加氢站基础设施、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综合五项指数评价,吕梁市氢能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一,为551.49。
闫林最后指出,氢能产业发展指数综合体现了各地氢能资源禀赋、氢能产业发展水平和潜力,是横向评估各地氢能产业进展的重要工具,相信能够为下一阶段区域氢能产业规划与布局提供精准的数据罗盘,深入推进氢能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