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如何踢开“内卷”绊脚石?

作者: 王俪锦 【 转载 】 来源: 中化新网 2025-08-15

“内卷式”竞争已经成为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最大的“绊脚石”。记者8月14日从江苏南通召开的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总体情况平稳,但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同步出现“三下降”,业内普遍认为主要受“内卷式”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低位影响。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77万亿元,同比下降2.6%;利润总额3810.3亿元,同比下降10.3%;进出口总额4414.3亿美元,同比下降6.9%。

“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同时下降,是继2020年和2023年后,第三次出现业绩同步下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傅向升进一步分析指出,今年主要是受产品价格持续低位,叠加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升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新能源替代加速的影响。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处长卢娜表示,“内卷式”竞争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特征,其结果往往导致行业盈利水平下滑,企业生产经营承压,产业链良性运转受到冲击,进而产生产品质量下降,产业创新能力削弱等一系列的后果。其中,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会上公布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说法:今年上半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出厂均价同比下降4.4%。在6月监测的48种主要无机化学品中,市场均价同比下降种类占比达77.1%,环比下降达68.8%。在70种主要有机化学品中,市场均价同比下降的占比达87.1%,环比下降的占比达55.7%。

傅向升坦言,若“内卷式”竞争造成的石化产品价格持续低位情况得不到改善,将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技术创新,出现“劣币效应”,影响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破解“内卷式”竞争加剧的局面,创新至关重要。企业要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的高端化和差异化;同时,行业还要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快无效、低效产能的有序退出。

中石化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李锁山认为,企业要借着“反内卷”政策东风,摆脱低水平重复竞争,从“拼规模、拼价格”转向“拼技术、拼效率、拼绿色、拼创新”。他进一步建议,企业要聚焦高附加值产品与差异化战略,向产业链下游高精尖延伸,例如高性能树脂、特种工程塑料、高端膜材料、生物基材料、电子化学品等;还要探索绿氢替代、生物质燃料应用等,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多位与会专家告诉记者,随着“反内卷”政策行动的展开,低价恶性竞争将被遏制,国内市场产品价格具备上行趋势。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利润稳定缓解的压力依然较大。

此次会议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主持会议。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时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