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刊对文章进行编辑、刊登和数字化发行。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中国知网(CNKI)独家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以上数据库收录,请在来稿时向编辑部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时间:2025-09-10 李亚馨,谭梦茜,闫萌,郭 涛,胡乐乾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为了适应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提升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大一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无机化学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该文探讨了无机化学课程体系在该专业中的教学优化策略,提出了3个教学改革方向: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此外,利用国际化视野拓展以及考核方式多样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结合专业特点调整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人才,使学生不仅能扎实掌握无机化学基础知识,还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培养优秀的交叉学科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改革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无机化学作为1门基础学科,对于理解食品成分的性质、加工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至关重要。针对河南工业大学优势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所设置的无机化学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2个环节构成。与该类专业相关的同期课程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导论,后期课程有分析化学课程体系、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 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深入探讨适合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优化,提出包括创新教学方法和应用信息化手段在内的综合性改革方案。重点介绍如何通过国际化视野拓展和多元化考核方式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1 现状分析 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长,传统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表1),分析存在问题如下: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不足。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学生难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直接应用于食品加工等实际问题中。实验课通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得不到充分锻炼。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大班授课使得教师难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个性化辅导和支持不足,实验教学环节也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③拔尖人才培养资源受取。对于成绩优异或对无机化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未能提供足够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下降,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国际化视野有限。 …… |